有些孩子头抬不起来,往往低着趴在课桌上,眼睛离纸面连半尺都没有,这不仅不利于脊椎的正常发育,而且对眼睛的损害是很大的,造成视力下降,慢慢变成近视眼,或是患其它眼疾。
坐姿不良的影响:
1、坐姿不正会导致孩子歪头、弓背、或趴、或把头歪在胳膊上看书写字,长时间容易导致脊柱的驼背、侧弯 , 甚至会引发骨骼发育问题,孩子看书写字距离过近,还会增加用眼疲劳,引起视力下降。
2、容易引起斜视,坐姿不正,趴得很近,双眼压力不同,会让近视发展的很快,与此同时,孩子会出现头侧的现象,眼睛看离书本的距离就不一致,双眼使用的条件也不同,长期下来会导致屈光参差问题,甚至出现斜视现象。

3、不良坐姿造成阅读速度和状态下降,在看书写字中易跳字,漏行,阅读不持久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;延长看书写作业的时间,进一步影响视力健康。
“坐”到护眼的大原则
首先,保持正确坐姿最关键。
读书、写字都要牢记“一拳,一尺,一寸”的原则。
一尺: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(约33厘米)远。近距离用眼时,越靠近物体,睫状肌使用的力气越大,易发生调节痉挛。长时间下来会影响眼睛的调节力,需要看远调节时,就会因为调节力下降而看不清。
一拳:身体与书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(6-8厘米)的距离。这可以避免孩子养成身体紧靠书桌,甚至趴在桌面上读书、写作的坏习惯。这个姿势能帮助孩子把手臂轻松放在桌面上。身体离书桌太近,会增加手臂放在桌上的压力;离得太远,手臂悬空,会影响握笔的施力。
一寸:握笔时,手指和笔尖保持一寸(约3厘米)的距离,握笔的手和接触纸面的笔尖保持40-45度。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,方便孩子写字时,保持挺直的姿势就能看清页面。

孩子怎么“坐”才靠谱
孩子年纪小,一时习惯不好,还有改正的机会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,协助孩子重新培养正确的读写姿势习惯:
重新调节桌椅:
对儿童或青少年适当的桌椅高度,随他们的身高有所不同,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身高变化。实际做起来,把握两个原则就够了!
第一:大腿应与小腿垂直。
第二:背挺直时,上臂下垂其肘部应低于桌面3-4公分。
家长可以选择有伸缩功能的桌椅,方便根据孩子的身高和坐姿调休高低。

通过其他有效工具:
比如矫正坐姿,可以通过合乎规范的坐姿矫正器,让孩子的身体逐渐产生肌肉记忆。
握笔姿势很重要
不止坐姿,握笔姿势不正确,也会影响孩子的读写质量,长期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其视力发展和脊柱健康,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这个阶段正是养成良好,读写握笔习惯的关键时期。
首先家长们要注意拇指和食指交叉是错误的,这种握笔姿势会助长孩子近视加深。不当的握笔姿势,手指就会挡住视线,导致看不清笔尖,小朋友就会不自觉低头或歪头,让眼睛靠作业本更近一点,长此以往视疲劳、近视也就随而来了。

正确的握笔姿势:
拇指、食指离笔尖一寸,中指在下,拇指、食指成圈,无名指、小指勾起来,垫在中指下面。
如果保持这种握笔姿势, 当孩子端正坐姿时, 视线不会被遮挡, 就无须低头或头部左倾,从而保证眼睛与书本的适当距离。
在写字时,握笔的拇指和食指不交叉,手指就不会遮挡视线。笔杆靠近食指,书写时能较好的用力,并且也容易保持姿势。
为规范行为做标记:
家长不可能随时在孩子身边提醒,孩子有时自己也会忘记,或是没注意到自己的握笔姿势变形。这时候,家长可以把正确的姿势做出标记,比如握笔姿势,可以在孩子的笔尖距离一寸(3cm)的地方,做个记号,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忘记。
正确的读写和握笔姿势,不仅能保证孩子书写自如、减轻疲劳,而且还能促进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,尤其预防近视有重要作用。
“一尺,一拳,一寸”,除了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,对孩子的整体健康也有帮助。大约在4到6周岁,儿童的握笔姿势就会发展至成熟阶段,该年龄段儿童的家长及老师应采取多种方法随时提醒、监督和引导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保持良好读写姿势!
家长和老师应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读写姿势、握笔姿势,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