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老妈冲我抱怨说外甥女每天一回家就是拿着个机一直玩,说她也不听,如果没收她的手机,她还要和你吵。
妈妈很担忧,问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早就给孩子买手机。
时至今日,智能手机已经不再像我们那一代还属于比较稀少的物件,现在的孩子几乎一出生就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之中,智能手机更是人手一部。
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,也成了令家长头疼的一件事。
儿童过度使用手机,已经危及到了他们的健康。
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了的一份关于“长期玩手机的儿童大脑”的研究报告。
研究显示,重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,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,并且那些每天盯着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,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。
其实,关于智能手机对儿童危害的研究,早已有之。
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曾撰文指出:儿童过度使用手机会出现睡眠紊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症状,严重影响儿童健康。
美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的一项测试发现,由于儿童颅骨厚度较低,儿童的大脑要比成人的大脑多吸收60%的电磁波。而且过量的电磁辐射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发育,还会增加儿童出现白血病和哮喘等疾病的概率。
纽约大学教授及心理学家Adam Alter指出,不断暴露在荧幕前,不仅会对眼睛造成压力,也会令你的生活不开心。长期玩手机有更大的造成抑郁症的风险。
另外,众所周知,经常盯着手机屏幕,还会影响孩子的视力,使孩子近视或造成假性近视。
据调查,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相关报道中指出,目前中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.7%,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.4%,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.3%,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.7%,数据令人触目惊心。
我们每天理所当然透支着自己眼睛健康,却常常在眼睛酸痛、视力下降时才想起要保护它。如何科学正确护眼?《生命时报》综合台湾《康健》杂志的报道,总结出8个护眼新方法,并采访眼科权威专家教你护眼常识。不要等看不清美好的世界再后悔,请传递给更多人~
1、帮眼睛躲太阳。
10点到15点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段。过强的紫外线会导致角膜损伤,造成黄斑病变,加重白内障。
外出一定要戴太阳镜,帮眼睛躲太阳。镜片最好是灰色、茶色、棕色,防紫外线功能最强;其次为绿色;最次为蓝色、红色、粉红色。颜色深的镜片不一定好。如果镜片没有防紫外线功能,深色镜片会令瞳孔放大,让更多紫外线进入眼中。
2、冷热交替敷眼。
早晚各花5~10分钟热敷眼睛,促进眼周血液循环,帮眼睛放松。如果眼睛出现浮肿、干痒、疲劳等症状,可先冷敷再热敷。洗澡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冷热水交替的方法。
当眼睛有了急性炎症时,如出现麦粒肿、眼睑红肿,或者眼睛有外伤时,冷敷可起到缓解的作用;热敷则更适合患有干眼症的人,一般用温热的毛巾敷眼睑10~15分钟就能有所改善。一手抻着外眼角,把眼皮拉平,一手按摩睫毛根部,也能缓解干眼症的不适。
3、每天眨眼300下。
正常情况下,20~40岁的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,但看电脑或开车等注意力高度集中时,眨眼次数会减少到每分钟4~5次。每眨眼一次,就会在眼表形成一个新的泪膜。眨眼次数少了,自然泪膜分泌不足,让眼睛干燥酸涩。
此外,泪膜有清洁、保护眼表的作用,眨眼少了,还易导致角膜病变。一般来说,每天眨眼最少300次。除了有意识地眨眼外,打开加湿器或在桌上放一杯水,也会让眼睛很舒服。
4、电脑屏幕比眼睛低。
《康健》杂志发现,眼科医生在选择和使用电脑时,电脑屏幕要15寸以上;眼睛和屏幕之间的距离,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的3~5倍;眼睛望着屏幕中央时,向下呈15°~20°角;看完一页文字再向下滚动;边看资料边打字时,把资料竖在电脑旁,不让眼睛来回换焦距。
很多平板电脑越做越小,对眼睛的伤害越来越大,且液晶屏亮度大,对眼睛的刺激更厉害。她建议,看小屏幕不超过1小时,尤其是手机,亮度不能过暗,否则对比度就会降低,同样伤眼睛。
5、间隔45分钟往远看。
人的眼球就像照相机的镜头,近视眼是因为镜头调节的灵敏度下降了。好的镜头要不停地前拉、后拉,好的眼睛也要不停地远看、近看,保持肌肉的弹性。
有研究表明,小孩的视疲劳极限是35分钟;中学生为40分钟;大学生和成人为45分钟。所以到了这些时间,要调节一下眼睛的焦距。